在一般人眼里,塑料加工企業工作場所相對安全。殊不知,這一行業的眾多場所都具備引發職業病的條件。記者最近在采訪中發現,塑料加工企業中職工患職業病的情況較普遍。
據一家填充母料企業的操作工反映,他在企業工作兩年多,普遍感覺胸悶、胸痛,還經常咳嗽。另一家塑料編織袋加工企業印字工序的操作工反映,她們經常感到頭暈、惡心、皮膚搔癢,并出現血壓低等癥狀;該廠圓織工序的女工則反映,工作兩年,她們不僅體重下降了一二十斤,而且經常耳鳴、心悸,困乏又難以入睡……顯然,這些操作工已經患上了職業病。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定義,職業病是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而引發的疾病。如塑料填加劑生產企業所用的原料為400~800目的碳酸鈣(或高嶺土、滑石粉)粉末,其上料工序大多靠人工操作,有些甚至連攪拌都靠人工操作,由于所用的是非密閉容器,廠房里到處彌漫著粉塵,空氣中粉塵含量甚至高達50毫克/立方米以上,長期工作在這種環境中,就很容易患塵肺病。又比如,普通塑料制品加工企業印刷過程中大量使用的油性油墨(或低檔醇溶性油墨),里面多多少少含有苯、甲苯,有的溶劑中苯和甲苯含量甚至高達5%,而人若長期接觸苯和甲苯,易患過敏性皮炎、喉頭水腫、支氣管炎及血小板下降等疾病,如果長期吸入苯和甲苯,還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
塑料加工企業的噪聲對人也有危害。操作工長期處于高分貝噪聲環境中,會引起頭痛、驚慌和神經過敏等不良反應。記者曾多次隨當地環保部門對一些塑料編織袋企業廠界噪聲和工作環境噪聲進行實地檢測,在一間900平方米的大廠房里,30臺圓織機一字排開,廠房內噪聲實測值達90分貝,圓織機旁的噪聲則高達95分貝以上,但無論是當班的操作工、維修工,還是生產管理人員,竟無一人佩戴耳塞。
就記者調查的情況看,塑料加工企業易發職業病主要有塵肺病、有機物慢性中毒和噪聲傷害三類。誘發職業病的原因,一是企業對職業病防治不重視。許多塑料加工企業既沒有相關職業健康的管理制度,也未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有的甚至不給員工發放任何勞動防護用品。二是員工職業病防范知識缺乏,防范意識差。調查發現,許多員工不知道苯和甲苯有毒,不懂得自我防護。比如,一家國有企業按規定定期為員工發放了口罩、橡膠手套、耳塞等防護用品,甚至還專門增設了排氣扇、高空排氣柜等設施,但在日常工作中,許多員工卻嫌麻煩而不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或者不開啟排氣扇和高空排氣柜等通風設施。三是地方執法部門監管乏力。一些企業領導反映,現在的安全、環境、衛生防疫等部門,眼睛只盯著煤礦、化工和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很少光顧塑料加工企業,偶爾來一次,也大多查的是消防器材、安全管理制度等常規項目,很少有部門對職業病防范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專家指出,我國現有各類職業病患者已有100多萬例,每年新增15000多例,防治形勢十分嚴峻。雖然塑料加工業引發職業病的概率相對較小,職業病防范也相對簡單和容易,但企業和社會切不可忽視該行業的職業病防范。以塑料加工企業目前滲淡經營的狀況,一旦發現大量職業病患者,繼而引發治療或賠償官司等一系列問題,就會使原本經營困難的企業遭受更大損失。建議廣大塑料加工企業:一要盡快建立和完善職業病防范制度,配備相應的防范設施;二要按時、按要求為員工發放必需的勞動防護用品,并在日常管理中督促員工正確使用;三要建立員工體檢檔案,按時組織員工體檢,并根據體檢結果,調整或輪換員工的工作崗位;四要選用無毒或低毒的水性油墨和醇溶性油墨,選用環保型輔料和助劑,減少或避免毒性物質對員工的傷害。另外,環境、安全、衛生防疫等部門應發揮服務與監督職能,積極宣傳有關職業病防范的知識和常識,指導企業搞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相關鏈接:江蘇PVC熱收縮套管,南通PVC熱收縮套管,江蘇PVC熱收縮套管廠,南通PVC熱收縮套管廠,江蘇PVC熱收縮套管廠家,南通PVC熱收縮套管廠家,南通市東風儀表塑料廠,江蘇南通市東風儀表塑料廠,http://www.cxtxjl.cn/
塑料加工:切莫忽視職業病防治-南通市東風儀表塑料廠:http://www.cxtxjl.cn/